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歐洲的工業革命帶動社會與經濟型態都市化與工業化,很多原本在農村工作的人,前往擁擠的城市,在資本家的工廠領著微薄的薪資。這種新型態的工作模式創造了諸多不平等,也醞釀了現代社會主義發展的背景。
此時出現了兩種思想流派,分別是「烏托邦社會主義者」與「無政府社會主義者」。他們試圖提出有別於往的社會架構,來追求社會平等。
烏托邦主義者相信藉由群體工作和生活,就可建立團結合作的社會。其中以聖西門、傅立葉與歐文的影響最大。他們批評了傳統社會在權力上的不平等,此外也批評宗教帶來的迷信與壓抑,以及資本主義那種自私的價值觀。他們崇尚以科學為基礎去促進社會進步。雖然歐洲各地曾經出現過一些從五百到一千五百人左右人口的合作公社,但都在十九世紀中葉末落。而後世的社會主義者普遍認為烏托邦主義者不切實際。
無政府主義則更進一步地反對國家的存在,其中以普魯東和巴枯寧最有影響力。普魯東反對任何形式的統治,他認為理想社會是讓小農獨立自足,維持簡單生活條件即可。巴枯寧則認為國家妨礙了個人自由。
《社會主義》的內容要點:
©2021-2024 點點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