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最近成了一個時髦詞語,不過其實是什麼來的?你可能有聽過正念是一個遠古的佛教習俗,可是其實正念適用於每一個人,你不一定要放棄所有物慾和出家才可以從中得益。
正念是指要凌駕於我們過活的自然方式。從佛教的角度看,我們本來的清醒意識頗為有限—我們常常都會沒有意識地做事,而沒有完全活在當下。
我們大部分時候都在做事,而腦中一直有很多想法在跑來跑去,要活在當下絕不容易。要真正活在當下,我們需要有系統地觀察我們是怎樣的人和檢視我們的世界觀,這就是正念。
那為什麼要有正念呢?它有助我們認清自己個人成長和改變的潛力。培養正念可以讓我們重新看到我們經常忽略的一面,開拓我們自在生活的新方法。
例如說,它可以讓我們有更快樂和有更平靜的心靈,也會令我們對一些比較麻煩的情感如悲傷、哀愁、恐懼有更深刻的理解,這些情感都是我們經常沒注意到或者是只會沒意識地表達出來。
因為正念如此富啟發性,它也可以增強自信。當我們更有正念,我們就會對自己是怎樣的人更有意識,這樣也會讓我們變得更有創意、更聰明和清醒。
很多人會把培養正念/冥想跟減壓、放輕鬆和自己提升的概念搞錯。不過正念不是要尋求一種特別的感覺,也不是要到什麼地方或者是成為哪一種人,而要把腦袋清空,靜靜地讓自己去發掘自己是怎樣的人和境況是怎麼樣。
下一個閱點會講解怎樣練習。
《當下,繁花盛開》的內容要點:
©2021-2025 點點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