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米高·紐曼

《Socialism,2005》 一書詳述「社會主義」一詞的起源與歷史,以及探討社會主義思想兩百年來的變化,有助我們思考這政治概念對未來社會的意義。由於在準備這份閱點之際,本書仍未有中文譯本,故本閱點參考英文原著編寫完成。

樣本內容

 1. 「社會主義」擁有多重定義,但它們都有共通點:平等、合作、人為改變

雖然人們常常把社會主義跟蘇聯及史太林的獨裁統治連繫起來,但其實那只是社會主義的其中一種形式。所有社會主義形態的首要原則,就是締造平等的社會。雖然不同形態實踐社會主義的方式會有所不同,但它們一致認同社會的收入不均以及權力不對等,均源自於現時主導全球經濟的資本主義(capitalism)制度。社會主義者希望消除資本主義加諸社會的各種結構性障礙,尤其是少數精英的資本所有權,以致社會全體成員能平等地發展。

社會主義者亦相信人性傾向合作(cooperative)而非競爭(competitive),而平等社會可以建基於人類的團結(human solidarity)之上。他們亦認為,一個平等的制度必須仰賴有意識的人類行為(conscious human agency)。意思是,若人們希望現況改善,那他們必須主動實踐改變。

《Socialism》的內容要點:

我會學到什麼?正確理解何謂「社會主義」,掌握背後的政治理念

1. 「社會主義」擁有多重定義,但它們都有共通點:平等、合作、人為改變

2. 資本主義在19世紀於歐洲盛行,孕育出社會主義;而馬克思則成為其主要擁護者

3. 20世紀初,社會主義主要分成兩大流派:社會民主主義與共產主義

4. 瑞典與古巴的社會之義之路

5. 戰後,社會主義受女權主義及綠色政治影響而產生新的形態

6. 社會主義現時看似前景暗淡,但其實從未如此重要

總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還在考慮?

免費試用 7 天,感受一下每天閱讀摘要為您帶來的改變。
立即開始「拓展視野,豐富人生」吧。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額外的功能。如果您關閉此橫幅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詳情請參考我們的私隱政策。 

請選擇你所屬的訂閱平台:

網頁版

透過 Stripe 管理

Apple App Store

在 Apple iTune 訂閱管理

Google Play Store

在 Google Play 訂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