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中國、北韓、土耳其、委內瑞拉等實施威權主義的國家,其價值觀與民主社會截然不同,構成了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政治多元化的威脅。加上科技發展,極權國家對其人民,甚至是鄰國人民進行監控。在大數據演算法下,表面上的資訊自由,其實是權力操控下的產物,政黨亦以網軍滲透影響選舉和社會運動。生活在民主國家的人民假如只想獨善其身,忽視這些外來的威脅,最終必會被威權主義入侵,承擔昂貴的後果。
了解政治,就是了解我們如何參與公民責任,只有在了解政治議題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多主動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是21世紀保持頭腦清醒、客觀思考能力的最好方法。
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是現代文明的基石,但隨着時移勢易,這套一直被西方社會擁抱的核心價值,顯然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Suicide of the West》(2018)一書從歷史角度出發,為我們分析現代西方文明是怎樣建成,而近年崛起的部族主義、民粹主義和身分政治,又如何將建基於自由民主的體制與價值觀,逐步推向衰亡的邊緣。由於準備這份閱點之際,本書仍未有中文譯本,故本閱點參考英文原著編寫而成。
2016年,川普(Donald Trump)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當選美國總統,令人大跌眼鏡。儘管歐巴馬政府與民主黨早已懷疑俄羅斯干預選舉,並就此展開調查,但仍無助希拉蕊突圍而出。由兩位美國資深記者撰寫的《俄羅斯輪盤》(Russian Roulette,2018),為你細述這宗「通俄門」(Russiagate)疑案的來龍去脈,包括川普競選團隊與俄國人的密切關係、俄羅斯黑客入侵美國民主黨電腦,以及大量網軍在社交媒體發放假資訊等舉動,並將矛頭直指普丁(Vladimir Putin)。歷史真相雖難有定論,但讀者總能在書中看出一點端倪。
《Us vs. Them,2018)一書指出,全球化既有贏家又有輸家,而全球化的受害者已開始發聲。在美國、中國、委內瑞拉和土耳其等國家,滿腔義憤的公民向政府提出新訴求。民粹主義政客乘隙而入,將問題極度簡單化。本書試圖解釋世界各地的社會動蕩,並為未來的國家管治設計解決方案。由於準備這份閱點之際,本書仍未有中文譯本,故本閱點參考英文原著編寫而成。
《Ukraine Crisis》(2014)檢視近年烏克蘭的動盪事件,包括基輔獨立廣場(Maidan)起義、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Crimea),以及頓巴斯(Donbas)的連串衝突,並探討這場風暴對烏克蘭的未來,以至俄羅斯、歐盟及全球的影響。由於準備這份閱點之際,本書仍未有中文譯本,故本閱點參考英文原著編寫而成。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宣布進行「特別軍事行動」,入侵烏克蘭。這場戰爭不僅是一個國家侵略一個國家,也象徵著帝國專制與民主自由兩種意識形態的角力。本書出版於2022年4月,是第一本聚焦於2022年烏俄戰爭的華文書籍,沈旭暉、孔德維、尹子軒三位主編在書中結集了多位台港學者、政治評論家、記者和專業網站,包括了排名不分先後,馬嶽、林泉忠、陳偉信、李宇森、忻浚賢、黃家豪、盧銘彥、蘇民皓、李紫楓、施穎諺、謝傲霜、謝瑜真、劉怡馨、胡戩、曾慶飛、臉書平台「未曾遠去的硝煙」的文章,以及王樂儀、呂季儒、李敬恒記錄及翻譯的研討會和相關的資訊。我們的閱點會討論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歷史淵源,從地緣政治上探究俄羅斯為何對烏克蘭如此執著,以及歐盟是否接納烏克蘭成為成員國的考量,還有與烏俄關係類似的台峽兩岸局勢的可能發展。
小投資,大改善。今天起培養進步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1-2024 點點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