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伊健拒作「大灣仔」,選擇到台灣拍戲:電影史說明此乃明智之舉

inline_158_http://blog.dotdotread.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ekin20220317.jpg

Photo Source: FB@EkinChengOfficial

台灣發展影視,實屬明智之舉

媒體報導說 #鄭伊健 秘密去了台灣拍新戱,內容提到早前曾傳大陸綜藝節目邀請了他和幾位「古惑仔」演員一起參加演出,不過最終鄭伊健卻沒有出現,而「古惑仔」演員陳小春、謝天華、林曉峰,加上梁漢文和張智霖則成為了五個「大灣仔」(註1)。

過去數年一些香港演藝界人士相繼離開香港,例如 #黃秋生、#曾志豪 等,當中有比較明顯的政治表態的,他們離開的原因不用多說大家也心中有數。而今次新聞的主角 #鄭伊健,在過去數年保持低調,沒有太多的政治表態。其實鄭伊健大可以選擇與昔日戰友一起成為「大灣仔」,從大陸觀眾手上賺取人民幣;不過卻他選擇了到台灣拍戲。到底這是單單的為了骨氣,還是他更具前瞻?

小編讀過幾本書後(註2),認為鄭伊健這個選擇乃明智之舉,因為台灣的電影發展將會非常蓬勃,跳上這部順風車是上上策。

大陸、台灣和香港是華語電影的三個分流

國共內戰結束後,華語電影製作的主流以大陸、台灣、和香港三個脈絡發展,自上世紀60年代起的數十年裡,港產電影在華人社會中廣受歡迎。究其原因,就是當時的香港相比大陸和台灣,擁有比較自由的創作環境,豐富的電影題材為華人社會,包括海外華人提供了優質的娛樂。不過自2020年香港國安法通過以後,影視及文化創作空間大幅收窄,紅線處處。現時台灣的創作空間在三地中最為自由,而且國語市場比粵語市場大,因此小編相信台灣電影業的發展將會比過去的香港厲害,而鄭伊健的選擇在商業上是明智的。

在早期的華語電影歷史中,上海和香港是兩個最重要的生產中心。兩地都在1913年左右開始電影製作。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中央宣傳部開始接管及控制製片廠,成立官方電影機構。到了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後,華語電影正式分流,按照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三個脈絡發展,海外的華語電影製作則逐漸淡出。

中國大陸電影題材受限

中國大陸方面,從中共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的十七年,電影產業國有化,製作必須服從共產黨的領導,而電影成為了政治宣傳的工具。革命戰爭成為了電影的主要題材。及後,中共開展一連串的政治批鬥運動,如三反五反、反右運動等,讓《武訓傳》、《清宮秘史》、《早春二月》等電影都一一遭受批判,被打成「毒草」,電影界人人自危,導致國產影片數量及質量均下降。本來在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下,電影文化已經開始有所發展。不過自八九年天安門事件之後,一切有關政治的題材都成為了禁忌 。

香港自國安法實施後電影題材同樣受限

香港在二戰前後曾經長期作為「國片」生產基地,與上海拍攝的國語片如出一轍,即使到了50年代,香港依然以生產國語片為主,縱使有粵語片產出,質量都比國語片相對低劣。從60年代起香港的經濟起飛,香港電影才逐漸脫離大陸電影中常見的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思想主題和風格,到了70年代,香港的自由大都市的文化奠定了香港電影的創作文化基礎,粵語片在往後的數十年在華人社會廣受歡迎,從功夫、警匪、 驚嚇、 劇情、合家歡到愛情小品等粵語片,配上國語語音和字幕後在華人社會廣泛流傳,21 世紀初的《無間道》更多次被海外翻拍。2020年中,香港國安法實施,文化創作紅線處處,昔日獲獎的影片例如《十年》等亦被親共人士大力批評,不少電影工作者選擇了離開香港。

台灣成為了最自由的華語電影生產地

台灣方面,50年代以前國民黨官方營運的電影公司,主要拍攝愛國宣傳教育片,以配合當局的強化統治。不過到了50年代,民營電影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主要拍攝受市場歡迎的商業片,60年代以台語片為主,部分獨立製片公司更開始了藝術革命,拍攝寫實電影,與政府政策以及商業路線背道而馳。在戒嚴令的陰霾下,台灣電影比香港電影發展落後。一批香港影人如導演李翰祥,帶著技術到台灣發展,彼此緊密合作。70年代的電影,以瓊瑤小說改編的文藝片為主。直到1987年解嚴後,台灣電影發展如雨後春筍,21世紀的《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電影叫好又叫座。除電影以外,近期台灣話題劇集《華燈初上》亦在Netflix平台上廣受好評。台灣鄰近香港,而且創作空間比當下的香港更自由,因此成為了香港電影人出走發展的首選。

鄭伊健選擇把時間投放在台灣的影視,小編認為確是明智之舉 。

註 1:https://star.ettoday.net/news/2210215

註 2 :《東西方電影》、《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寫在家國以外》


inline_478_http://blog.dotdotread.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109692f6-0796-405d-afe4-d4db8d3c93a6-2830.gif


取得書本摘要

《東西方電影》

本書詳盡地探討世界電影發展的歷史。有別於一般電影教科書側重西方,本書的作者在闡述西方電影史之餘,亦詳細地記載了亞洲各地,尤其是華語電影業發展中的人和事,讓讀者更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與滲透。

關於作者

魏時煜於2002年獲得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電影學博士。業餘從事電影創作,包括電影劇本創作,以及導演指導。紀錄長片《紅日風暴》(2009)獲得海內外媒體好評,紀錄片《金門銀光夢》(2014)更獲獎,並應邀參加十多個國際電影節。 在學術研究方面,魏時煜出版了專著《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2009)、《東西方電影》(2014)以及《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2016)。此外,魏時煜還從2013年九月起在《明報》世紀版開設「光影筆記」專欄,主要撰寫關於女性電影和華語紀錄片的文章。


inline_482_http://blog.dotdotread.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953ab1b5-7d97-4b32-9f51-7ee93e571431-2911.jpg


取得書本摘要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港督麥里浩的改革年代常被視為香港殖民史裡當中一段的美好時光,不過呂大樂卻不以為然,並決定嘗試打破既有想像,重新探討香港七十年代的社會發展,道出較少人提及的殖民政府在施政時的政治考量。

關於作者

呂大樂,曾於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任教社會學系,亦是上任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畢生長期從事香港社會研究、流行文化研究。其他著作包括:《四代香港人》、《唔該,埋單!》等等。


inline_557_http://blog.dotdotread.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f1f6ef7e-ce86-4453-b99f-cf333f6549c2-2754.jpeg


取得書本摘要

《寫在家國以外》

出版於1995年,是1997香港回歸之前,結集周蕾多篇發表於美國學術界,並譯成中文出版的論文。作者從文化研究角度出發,藉詩作、歌詞等文本研究香港後殖民境況。探討香港在中英主權轉讓背後的身分歸向。所謂「回歸」只是一個殖民者將主權移交至另一個殖民者手上。而香港一直處於失語狀況,無力自取主權,事實上長期被殖民。作者揭示回歸的美麗糖衣背後的悲涼真相。如今再讀此書,對「何謂香港」的思考依然很有啟發性,作出跨時代對話。

關於作者

周蕾(Rey Chow) 是一位文化研究學者,及文化評論家。出生於香港,及後長居於美國,目前擔任美國杜克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性別研究、後殖民主義以及跨文化研究,例如解讀分析20世紀中國小說及電影文化,以及透過大眾文化途徑,闡釋後殖民理論。並且促成了許多學科對話。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額外的功能。如果您關閉此橫幅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詳情請參考我們的私隱政策。 

請選擇你所屬的訂閱平台:

網頁版

透過 Stripe 管理

Apple App Store

在 Apple iTune 訂閱管理

Google Play Store

在 Google Play 訂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