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
暫停
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共產黨意識到必須要改善民生,不然就會面臨下台的危機。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後,中國迎來了範圍更廣、尺度更大、速度更快的市場化改革。政府企圖透過改善人民生活來掩埋他們的政治訴求。赤裸裸的金錢慾望、不加掩飾的自私自利成為了市場化下中國社會的新常態,亦是西方社會心目中一個由極權政府和失控自由市場組合而成的怪胎。
當時的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遷,文化產業首當其衝,從業人員必須面對文化政治的無常變局與商業需求的考驗。原有的文化圈子分崩離析,他們的生存方式也變得面目全非,不得不在時代、生活和派別的夾縫中尋找平衡。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放棄理想,轉身投向功利主義的懷抱。如何在政治敏感的環境下製造出「合格」的文化產品,同時又能在市場中獲得大眾的青睞,成為了他們需要應付的難題。
同時經濟變革吸引了海外的投資者,為當時的文化生態增添了更多新元素。後天安門時代的文藝作品在商業化進程中誕生,偏重日常生活多於政治觀念,塑造了新一代只關注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對革命沒有興趣的中國人。
《中國波普》的內容要點:
©2021-2024 點點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