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
暫停
農業革命後,人類捨棄野外採集的生活方式,而改以農耕畜牧為生。人們不僅滅絕了大量野生動物,還把九成以上的大型物種馴化成家畜,為動物帶來無數苦難。家畜們被關在狹小的農場中,社交等主觀需求遭到忽視,以產出足夠的肉類和種種副產品,滿足人類的欲望。
為了合理化犧牲動物利益的行為,人類以有神論宗教把自身神格化。在宗教故事中,造物主賦予人類支配其他動物的權力,因此人類比其他動物高級,有權透過利用和控制動物獲利。動物則只為滿足人類和神的利益而存在,人們無須顧及它們的情感需要。
人類設法合理化自身在大自然中的優越地位,證明人擁有動物所不具備的靈魂和心靈,因此人類的生命具有特殊的價值。例如人類之所以能征服世界,是因為擁有創造如國家、宗教等虛構觀念的能力,並與認同相同理念的他人合作,從而組織起來。相比之下,動物便因為缺乏構建虛幻主體的能力而無法主導世界。
隨著人文主義的興起,人類滿足於對自然規律的掌握,期望透過知識建設更美好的世界。因此,人類漸漸代入了宗教故事中神的角色,堅信自身獨特而神聖,並希望透過科技得到更強大的智慧和力量,升級成為更高等的神人。
《人類大命運》的內容要點:
©2021-2025 點點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