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
暫停
金錢是一種很複雜的東西,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這世界,既有人愛錢如命,一生求「財」若渴﹔但同一天空下,也有人淡薄名利,甚至視錢財為萬惡之源。
對於金錢,社會上確實存在着許多負面的觀念。在不少人眼中,有錢人都是滿身銅臭的惡俗之輩,而追名逐利更會令人變得貪婪自私。
儘管傳統文化慣於貶抑金錢,崇尚清高,但無可否認,沒錢真的萬萬不能。惟有收入充裕,我們才可免受財困之苦,得以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縱觀很多慈善家,都是先致富,後行善。若非本身擁有豐厚家財,又如何能夠開展慈善事業?
然而,很多人對金錢的看法偏偏充滿矛盾,既愛且恨。比方說,當你在朋友家看見一部讓人眼前一亮的闊屏幕電視,可能會生心羡慕,希望自己都能擁有一部,但其後當你看見一個你討厭的人在追噓他也有這款大電視時,你就會對自己剛才的想法感到不屑,並覺得這部電視不過是一件大而無當的奢侈品。
很多時候,我們還有一種錯誤觀念,以為一方致富會導致另一方貧窮。這種想法名為「缺乏心態」(lack mindset),意思是我們相信在這個物資匱乏的世界,財產的不平均分配會令某些人受到剝削。
不過,只要我們仔細想想,就會發覺這種思維並不正確。難道你吃了一份三明治,就會使另一個國家的人少了一份三文治嗎?
答案是﹕絕對不會。反而,這份三文治能為你補充體力,讓你得以做好自己的工作,並為其他人提供到就業機會,令他們可以賺錢購買自己的三文治。
「缺乏心態」無疑是造成「窮思維」的一大因素,像本書作者辛賽羅,過往亦對金錢存有許多負面的想法。年輕時的她,一直都在從事不同類型的低收入工作,從餐飲服務員、褓母到編織女工,統統都做過,可謂浪費了不少青春,直至人到中年,才下定決心要走出困局。當然,最終她成功了。
《喚醒富思維》的內容要點:
©2021-2025 點點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