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

牛津通識
克勞斯

《牛津通識:文化大革命》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文化大革命的歷史與影響,作者用簡短的篇章講述了文革的歷史進程,並從政治、文化、經濟、外交等角度介紹了文革時期的社會狀況。此書突破了人們對文革單一的負面印象,作者沒有將文革視為與發展歷程割裂的社會浩劫,而提出文革奠定了相應的基礎,使中國有機會搖身一變成為新自由主義經濟的一個製造業平台。

樣本內容
粵語
暫停
國語
暫停

 1. 現代化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潮為文革的發生埋下了伏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由共產黨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頭十年的政績可算是卓有成效,社會秩序和經濟都得到了恢復。不過在1958年推行的大躍進過度推崇增加生產力,使許多省份的農業生產陷於崩潰,造成了二十世紀最大的一場饑荒。同一時期,中國共產黨與蘇聯共產黨交惡,毛澤東透過煽動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鞏固自己的權力。

1959年至1961年,中國共產黨嘗試率領民眾走出「三年困難時期」,國家主席劉少奇和黨總書記鄧小平支持放鬆黨管制,實行溫和的市場化政策,創造相對寬鬆的市場環境。不過毛澤東則拒絕接受自由化方略,他認為雖然舊社會的統治階級已經被推翻,但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依然根深蒂固地滲透在新中國的社會體系中。毛澤東倡議更為浩大的政治化工程,以防中國偏離先前的革命路線。

文革爆發之前的四年裡,兩派之間的矛盾一觸即發。支持毛澤東的林彪取代了批評毛澤東的彭德懷元帥,軍隊變成了左傾政治的根據地。軍隊編印了被稱為「紅寶書」的毛澤東語錄,並把它用作教材,通過強制政治學習向士兵灌輸極左思想。當時黨內的職業官僚強烈 反對毛澤東的左傾方略,毛澤東轉而到黨外去尋找盟軍。毛澤東找上了非黨員社會運動積極分子,也就是所謂的「造反派」,號召他們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毛澤東的號召叩動了許多人的心弦,因為他們覺得中國社會欠缺公平,沒有達到革命理想的要求,文化大革命於1966年正式拉開序幕。

《文化大革命》的內容要點:

我會學到什麼?從不同角度了解文化大革命

1. 現代化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潮為文革的發生埋下了伏線

2. 文革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動員群眾,瓦解敵對勢力以奪權;第二階段:約束造反派團體,鞏固政治權力

3. 關於文革爆發原因的三種解釋

4. 文革的政治關鍵詞:舞台表演、毛崇拜、造反、懲戒和人脈護身符

5. 文革期間文化的破舊立新,破除「四舊」,建立以樣板戲為代表的文革美學

6. 文革期間自力更生的經濟發展綱領,為中國日後發展打下一定基礎

7. 文革的全球背景與外交政策,從敵視美國到向美國靠攏

8. 毛澤東死後文革結束,黨為了保全自身,將罪責推給毛澤東和四人幫

總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還在考慮?

免費試用 7 天,感受一下每天閱讀摘要為您帶來的改變。
立即開始「拓展視野,豐富人生」吧。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額外的功能。如果您關閉此橫幅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詳情請參考我們的私隱政策。 

請選擇你所屬的訂閱平台:

網頁版

透過 Stripe 管理

Apple App Store

在 Apple iTune 訂閱管理

Google Play Store

在 Google Play 訂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