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電影

魏時煜

《東西方電影》詳盡地探討世界電影發展的歷史。有別於一般電影教科書側重西方,本書的作者在闡述西方電影史之餘,亦詳細地記載了亞洲各地,尤其是華語電影業發展中的人和事,讓讀者更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與滲透。

樣本內容
粵語
暫停
國語
暫停

 1. 工業革命創造電影技術,商業製作造就了電影業的發展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十分蓬勃,1832年發明的費納奇鏡(Phenakistoscope) 和1833年發明的西洋鏡(Zoetrope) ,都是利用了視覺短暫停留的原理,製造出活動影像的錯覺,被視作電影機的雛形。

首台商業用電影放映機於1889年由美國發明家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發明,被稱為卡尼風(Kinetoscope)。卡尼風外型像一個大木箱,觀眾通過一個窺孔看見活動影像,每次只能容納一人觀看,只要將一枚硬幣投入投幣口中,放映機便會利用電影播放原理,在光源前用滾軸高速轉動帶有連續圖片的電影菲林卷,讓觀眾產生活動影像的錯覺。

1895年,被公認為電影之父的法國盧米埃兄弟(Lumière),在卡尼風播放原理的基礎上,發明了較小巧的新尼風(Cinematographe),更把活動影像投射到大銀幕上,同時可以給多人同時觀賞,奠定了現代電影的觀看方式。《水澆園丁》、《工廠大門》,與《火車進站》等影片都是兩兄弟的代表作。礙於當時膠卷拍攝技術所限,這些短片的長度都只能夠在52秒以內。

同時代的喬治·梅里愛 (Georges  Méliès)是歐洲首位有影響力的導演。梅里愛本來是一位魔術師,透過深入研究技術轉移,他發明了多種電影基本特效,例如「淡入淡出」(fade in, fade out)、「疊印溶畫」(dissolve)、「定格動畫」(stop motion)、「多次曝光」(multiple exposure)等。

梅里愛對特技攝影的鑽研源於一次小故障。一次他在拍攝一輛巴士駛過途中,菲林因機器故障被扯住了,他作出調整後重新開始拍攝,這時剛好有一部靈車在鏡頭前駛過。事後影片放映時,一個前所未見的「靈異」畫面出現了,—行駛中的巴士突然變成了靈車。就這樣,梅里愛誤打誤撞發現了「停機再拍」的剪接技術。

《東西方電影》的內容要點:

我會學到什麼?了解東西方電影的發展史

1. 工業革命創造電影技術,商業製作造就了電影業的發展

2. 荷里活的地理環境,造就此地成為電影中心

3. 早期歐洲電影的潮流中,法國印象主義崇尚生活中的情感和藝術,相反德國表現主義表現出人性的黑暗面

4. 電影運動承擔批判社會的角色,不過通常不持久

5. 日本電影參照荷里活的技術,戰後迅速發展

6. 大陸、台灣和香港是華語電影的三個分流

7. 二戰後的電影新浪潮:意大利新寫實主義電影,和法國電影新浪潮

8. 第三世界獨立電影在90年代成為了影展的新寵兒

總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還在考慮?

免費試用 7 天,感受一下每天閱讀摘要為您帶來的改變。
立即開始「拓展視野,豐富人生」吧。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額外的功能。如果您關閉此橫幅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詳情請參考我們的私隱政策。 

請選擇你所屬的訂閱平台:

網頁版

透過 Stripe 管理

Apple App Store

在 Apple iTune 訂閱管理

Google Play Store

在 Google Play 訂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