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的行為讓我們快速取得資訊,省時省力。早上起來不太確定要穿什麼衣服適應當天的天氣時,望一望街上的人如何穿,自己也穿差不多的好了;最暢銷的寵物飼料、最多人報名的學校,應該就是不錯的選擇;沒人停車的街道也可能是交通警察最多開罰單的地方。從眾讓我們不必事事親身體驗便能掌握一定程度可靠的資訊。
科學家發現人類和𤠣子腦部都有「鏡像神經元」,讓我們不需要特別學習,自然而然就會模仿。從演化上來看,它可能是為了促進學習而出現。單單是觀察別人的行為,我們自身腦袋的相關皮質區域便會活躍起來。例如看到別人笑,我們的腦袋就會啟動控制笑的皮質區域。
有一項實驗,研究人員把分別染上粉紅色及藍色顏料的玉米給兩組猴群吃,其中一組粉紅色的為正常味道,藍色的則加入難吃的苦味;另一組則相反,粉紅色的難吃,藍色的正常。當兩組猴子都學會避開難吃的玉米後,研究人員把染色的玉米拿走幾個月,等待新一代的小猴出生後再重新給牠們。結果發現雖然這些小猴寶寶以前未經驗過吃染色玉米,但牠們都會跟從猴媽媽的選擇,自動避開難吃的玉米。
家長的行為,就是孩子模仿對象。教導孩子適當的行為,身教比賞罰更為有效。
《看不見的影響力》的內容要點:
©2021-2025 點點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