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

牛津通識讀本
米華健

《牛津通識讀本:絲綢之路》提綱挈領地講述了絲綢之路的歷史,以及在絲路上傳播的重要文化、商品與技術。作者介紹了參與絲綢之路交流的重要民族,還選取了絲綢之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交流史上部分重要的方面,例如商品、飲食文化、軍事技術、藝術等,為讀者展現絲綢之路上文化與物質的交流。

樣本內容
粵語
暫停
國語
暫停

 1. 「絲綢之路」一詞的由來與現代定義

「絲綢之路」一詞的首創者是十九世紀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男爵,最初他用這個詞語代指中國的絲綢由漢朝帝國運送到中亞的多條路線。現在的所謂「絲綢之路」,是泛指東亞和地中海之間、貫穿歐亞大陸中心的道路。「絲綢之路」不只是一條單純的商貿路線,它還加強了亞洲、非洲及歐亞大陸間的文化融合,遠至新石器時期起,一直延續到現代。

絲綢之路並非一條線狀的道路,而是將許多貨倉連接起來的一系列路線和網絡,當中除了有跨越大草原的路線,也包括了現今的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地區。那些地區是當時漢朝至羅馬貿易的中轉站,亦會在絲路上售賣棉紡織品,而且還向各地區輸出了佛教思想。歷代的波斯帝國通過促進和管理絲路貿易從中徵稅,他們對特定物品的需求和傑出的文化貢獻,對絲綢之路產生了重大影響。

《絲綢之路》的內容要點:

我會學到什麼?瞭解絲綢之路的由來及發展史

1. 「絲綢之路」一詞的由來與現代定義

2. 中央歐亞地帶的環境造就了地域間生產不同產品的貿易。傳教士亦促進了絲綢之路上文化、技術等多方面的交流

3. 早期、古典時期與黑暗時代的絲綢之路,由遊牧民族與各方貿易開始

4. 中世紀時期構建絲綢之路政治環境的主要參與者是說波斯語的商人、突厥人與阿拉伯人

5. 蒙古人出現後的絲綢之路

6. 絲綢之路上最有代表性的交易物品是絲綢與馬匹

7. 葡萄酒由西方向東方傳播,小麥的傳播為人口增長提供支撐

8. 極具影響力的造紙術、醫術和火藥在絲綢之路上傳播

9. 絲綢之路促進了各地的音樂與視覺文化藝術交流

10. 絲綢之路從未滅亡,而是延伸到更廣闊的天地

總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還在考慮?

免費試用 7 天,感受一下每天閱讀摘要為您帶來的改變。
立即開始「拓展視野,豐富人生」吧。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額外的功能。如果您關閉此橫幅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詳情請參考我們的私隱政策。 

請選擇你所屬的訂閱平台:

網頁版

透過 Stripe 管理

Apple App Store

在 Apple iTune 訂閱管理

Google Play Store

在 Google Play 訂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