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
暫停
美國著名高爾夫球手老虎活士 (Tiger Woods),早在他還是嬰孩時已開始把玩小型高爾夫球棒,年僅兩歲就上電視展示球技。從小到大,這位高爾夫球神童一直專心一意操練球技,結果十六歲便成功躋身PGA巡迴賽 (The PGA Tour),其後更成為雄霸高爾夫球壇的天王巨星。
活士的成功,不期然使我們相信,及早讓孩子全力發展某項專長,必定事半功倍,而這種「贏在起跑線」的觀念,亦成為了不少家長培育子女的方針。
即使是學術界、金融界及醫護界,近年也愈趨專精。以現今的腫瘤科醫生為例,他們不單專注於癌病治療,更會專門研究某一個器官的癌症,分工越來越仔細。
專門化既是大勢所趨,那是否代表我們只要專注發展一門技能,便可安心做個「一劍走天涯」的社會精英?答案是否定的,在不少行業中,專門化並不能提高表現。心理學家卡納曼 (Daniel Kahneman) 和 克萊因 (Gary Klein) 在2009年發表了一項關於工作上的經驗與表現之間的關係的研究。
研究顯示,專注的經驗對於一某些職業顯然是重要的,例如消防員就須要以經驗分辨火焰的特性,讓他們能夠在火場作出迅速的判斷和相應行動。
不過經驗對一些其他領域就未必同樣重要。以色列防衛軍的招募結果為例,主考官以應徵者的體能和智能去預計他們將來在隊伍中的表現,經過多輪招募之後,發現原來這些預測極限不可靠,經驗與實際的表現之間並沒有確切的關係。
《跨能致勝》的內容要點:
©2021-2025 點點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