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的東亞史:非中國視角的西南(巴蜀、滇與夜郎篇)

「西南」不是帝國邊陲,而是東南亞萬邦之母
劉仲敬

教科書上的歷史由勝利者所書寫,以致我們在看待中國歷史時習慣性地從中原中心的角度出發,並將中原王朝的歷史視為中國歷史的全部,忽略了中原以外地區的獨立國家歷史。這本書從非中國視角出發,帶領讀者認識西南地區的本土民族與獨立國家歷史,揭開巴蜀文明、夜郎國與滇國的神秘面紗。通過我們的閱點,你會了解到:
.巴蜀文明與巴蜀人的來源
.夜郎國的歷史
.滇國的歷史

樣本內容

 1. 東亞人類與文明起源自西亞及内亞地區

人類的起源和人類文明的起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類本身的歷史並不等於人類文明的歷史。人類的歷史是人類種群從東非走出非洲後,在各個地方擴展的歷史,不一定牽涉文明的出現。只有當人類種群已經發展到能夠形成高級行政組織,並具有原始國家形態時,才是人類文明史的開端。

東亞人類的起源是自西向東擴散而來的,走出非洲的人類在西亞繁衍了一段時間後,再沿著印度和東南亞的海岸向東方和北方遷移,最終在東亞大陸的南部和海岸地帶定居。建立了商朝、周朝的先民來源於西亞,可能是征服東亞的西亞殖民者,也可能是受西亞文化影響的内亞人。

同樣,東亞文明的起源也是在西亞文明的刺激下所產生的。從現有的考古記錄來看,以殷周為代表的東亞古老文明具有許多來自西亞的文明特徵,例如殷商的戰車和周人的青銅器都源自於西亞地區。在西亞文明和技術的影響下,東亞文明產生了原始的國家組織,進行水利工程、灌溉農田等生產性建設,跳躍性地進入了具備國家形態的高級文明。「夏」的概念可能是虛構的,所謂的「夏朝」是商周為了建立政治統一戰線所捏造的共同起源。殷人和周人依靠「諸夏人」這個概念自我團結,結成一個文明的聯邦。

《逆轉的東亞史:非中國視角的西南(巴蜀、滇與夜郎篇)》的內容要點:

我會學到什麼?脫離殖民帝國視角的別樣西南歷史

1. 東亞人類與文明起源自西亞及内亞地區

2. 蜀地文明具有較强的内亞文化特徵

3. 巴蜀可以是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西南地區的文明發展程度高於中原地區

4. 巴蜀地區是連接内亞和東亞的文明走廊,依靠貿易獲得財富,在被秦國吞併後,統治基礎轉向農業生產

5. 帝國統治下的巴蜀走向衰落

6. 鮮為人知的夜郎國歷史:遭漢帝國侵略、成為宋帝國的盟友

7. 夜郎國歷史:蒙古人控制巴蜀全境、明朝向夜郎大規模移民、滿洲帝國改土歸流、國共兩黨掠奪巴蜀財富

8. 滇國的歷史:漢武帝表面上征服了滇國,西晉時期滇國贏得獨立

9. 滇國的歷史:南詔和大理國時期能維持相對獨立,明清兩朝有意削弱滇國封建領主的權力

總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還在考慮?

免費試用 7 天,感受一下每天閱讀摘要為您帶來的改變。
立即開始「拓展視野,豐富人生」吧。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額外的功能。如果您關閉此橫幅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詳情請參考我們的私隱政策。 

請選擇你所屬的訂閱平台:

網頁版

透過 Stripe 管理

Apple App Store

在 Apple iTune 訂閱管理

Google Play Store

在 Google Play 訂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