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

呂大樂

港督麥里浩的改革年代常被視為香港殖民史裡當中一段的美好時光,不過呂大樂卻不以為然,並決定嘗試打破既有想像,重新探討香港七十年代的社會發展,道出較少人提及的殖民政府在施政時的政治考量。

樣本內容
粵語
暫停
國語
暫停

 1. 六十年代的兩次暴動,並非帶動香港走向改革的分水嶺

當談及香港在七十年代的發展時,無論是學術界抑或普及文化的論述,都會先把1966年的九龍騷動以及1967年的六七暴動視作香港社會發展的分水嶺,然後便馬上把論述轉到港督麥里浩的改革時期。但其實在港督麥里浩大刀闊斧改革之前的「後暴動」時期,即六十年代末以至七十年代中期,殖民政府已就經濟民生、日漸熾熱的學生運動等等的各種問題,嘗試和社會重建關係,唯成效卻不大。

又有人形容六七暴動是港人本土意識發展的分水嶺,然而「後暴動」時期並沒有馬上出現所謂港人自我身份認同的「本土意識」。事實上,由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出現的各種學生運動和社會運動,當中有一部分都發展成愛國運動,例如保釣運動、甚至是主張擁抱中國的「國粹派」。而普遍作為「香港人」的自我身份認同要到七十年代末才逐漸興起。

《那似曾相識的七十年代》的內容要點:

我會學到甚麼?從另一角度重新審視香港的七十年代

1. 六十年代的兩次暴動,並非帶動香港走向改革的分水嶺

2. 香港市民關注消費者委員會多於廉政公署

3. 中文的地位提升和電視的普及化,建立了香港的本土文化

4. 購物商場的興起,成為香港人認識世界的窗口,再發展出自身的文化

5. 民間的公益事業和官方的公民運動為香港建立了新的公共秩序,同時確立了「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6. 「麥里浩年代」的施政有十分明確的政治目的,並非單純地回應市民的訴求

總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還在考慮?

免費試用 7 天,感受一下每天閱讀摘要為您帶來的改變。
立即開始「拓展視野,豐富人生」吧。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額外的功能。如果您關閉此橫幅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詳情請參考我們的私隱政策。 

請選擇你所屬的訂閱平台:

網頁版

透過 Stripe 管理

Apple App Store

在 Apple iTune 訂閱管理

Google Play Store

在 Google Play 訂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