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

Psychotherapy from a Buddhist Perspective
馬克·愛普斯坦

《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1995)以精神分析學的觀點,描述佛學的基本原則,並解釋了禪修和正念如何能夠撫慰心靈,減輕痛苦和治愈精神疾病。由於準備這份閱點之際,本書仍未有中文譯本,故本閱點參考英文原著編寫而成。

樣本內容

 1. 佛教和精神分析論都強調共同感受

佛教有一幅著名的圖畫,稱為「生命之輪」- 它代表宇宙,或更確切地說,揭示了「存在」的真諦。輪子的中心由象徵貪婪、嗔恨及愚痴無明的綠蛇,紅公雞和黑豬所組成,各自咬著彼此的尾巴。

這三隻動物以及它們所代表的負面心緒,都處於這個輪子的中心,因為貪嗔痴這三種心病,都會妨礙我們理解真實的自我。換句話說,它們令我們被困在凡塵俗世之中,故此被稱為「三毒」,是一切苦難的根源。

但這些想法並非佛教所獨有 - 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的精神分析論中,愛慾(Eros)和死亡慾(Thanatos)與佛教中的蛇和公雞是相同的概念。事實上,以蛇為代表的貪婪和雄雞所象徵的嗔恨,是精神分析論中,驅使心智生命力量的兩種主要的本能。

弗洛伊德認為,雖然愛慾和死亡慾是與生俱來的,但我們往往壓抑著它們。正正是這種壓抑的傾向,成為了心理痛苦的主要根源。

在希臘神話當中,Eros是愛神,而在弗洛伊德的解釋中,則是推動我們求取生存及繁殖後代的「生存本能」。由於這種聯繫,它有時被視為具有性暗示。儘管我們確實知道弗洛伊德對佛教不感興趣,但這種本能就像佛教的慾望之蛇一樣詭異。

然而,對於佛教徒而言,慾望會驅使我們努力獲得愉快的體驗,例如愛情;而令我們拒絕不愉快的體驗,例如痛苦。

另一方面,Thanatos在希臘神話中被定義為死亡的化身,而在弗洛伊德的解釋中,這種「死亡本能」解釋了為何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本能衝動。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死亡對我們心靈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定影響,令我們的內心產生憤怒。

他甚至認為,當我們看到別人動怒時,會聯想到死亡;單單被另一個人大吼,亦會令死亡的念頭浮現,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都會盡可能避免與他人發生爭執。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最後一隻動物 - 黑豬,和它所代表的愚痴。

《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的內容要點:

我會學到什麼? 瞭解心理治療師可以從佛教教義中學到些甚麼

1. 佛教和精神分析論都強調共同感受

2. 我們會自欺欺人地相信「自我」的存在

3. 許多常見且痛苦的心理障礙,都會是由於自我的膨脹或萎縮而導致的

4. 佛教可以讓你解脫自我的束縛,紓解精神疾病帶來的痛苦

5. 西方人有無法抑止的飢渴,而東方人則欠缺謙遜

6. 佛教可助你接納自己的情感

7. 進行正念練習,活在當下,以克服苦難

總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還在考慮?

免費試用 7 天,感受一下每天閱讀摘要為您帶來的改變。
立即開始「拓展視野,豐富人生」吧。

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額外的功能。如果您關閉此橫幅或繼續瀏覽,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詳情請參考我們的私隱政策。 

請選擇你所屬的訂閱平台:

網頁版

透過 Stripe 管理

Apple App Store

在 Apple iTune 訂閱管理

Google Play Store

在 Google Play 訂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