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
暫停
社會上有很多人,甚至所謂投資專家都認為,年輕人可以承受較高風險,在他們的投資組合裡,股票比例都應該要較高。不過作者認為,股票是難度高、較難把握的投資產品,相對風險也比較大。他主張另一種相對安逸、易掌握、可預測的「懶系投資法」,收入更為穩定,回報率甚至勝過股票投資。年輕人可以擺脫一般人投資時耗費大量心力、飽受市場氣氛煎熬、兼且對回報毫無把握的投資困境,把精力和時間投放於事業上的拼搏,同時用這個方法累積資產,擴大被動收入,最終達致財務自由。
每一種投資工具、投資市場,都有自己的門檻與特色,投資者要跳出本地市場,放眼世界,發掘和揀選可清楚計算回報率與風險的工具,以達致「懶系投資法」的精要:不用長期埋頭研究,只要計算回報率、時間及風險,定期檢驗,就能讓投資組合自動增值,帶來現金流。作者認為這種投資法,合理年的回報率應該在10%以上。
「懶系投資法」的最終目標是達致財務自由,即是所持資產所產生的被動收入,大於每月所需生活費以及通脹,使一個人或家庭無需為生活開支而努力為錢工作的狀態,使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選擇,去追求真正的夢想。
股票經紀常常以對抗通脹的藉口說服客人購買股票,但作者計算後認為,除非是在大牛市,股票和債券的複合年回報率其實相差無幾,而且購買股票的散戶通常都會跑輸大市。作者認為無論價格波幅、派息保證、公司清盤償還次序、到期回本等特性,同一間公司的債券都遠勝於其股票。
「懶系投資法」的工具,分為「固定收益資產」與「穩定收益資產」。「固定收益資產」是指買入後提供本金保障,且持有期間會發放固定利息的投資產品,例如國債。「穩定收益資產」則是指因為法律或公司結構等因素而派息較為穩定的資產,例如房地產信托基金。
在「懶系投資法」中,我們以現金流的角度,而不以「賺價」或「成長」角度去選擇工具。
《懶系投資》的內容要點:
©2021-2025 點點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